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浙江舟山一位“老水产”的亲述:岛城冷库30年兴衰史

  冷库,是舟山人再熟悉不过的。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筑,鱼货进进出出。

  定海干石览西码头,是我市水产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冷库鳞次栉比。

  30年前,西码头还只是一个供渔船停靠的码头。

  30年间,西码头的水产企业,作为整个舟山水产冷库行业的一个缩影,逐渐发展起来。

  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是落户西码头的第一家水产企业。章志远,作为这家水产企业的书记,目睹了这30年间岛城水产冷库的兴衰史。

  10月28日上午,西码头。强劲的海风吹来了浓烈的鱼腥味。如今,正是鱿鱼收获的时节,马路上一辆辆货车载满了鱿鱼,有的运往冷库贮藏或者加工,有的从冷库运出等待出售。

  这是一个繁忙的水产加工区。

  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西码头第一家水产企业,建造了西码头第一个冷库,那时它的名字是“舟山远洋渔业集团公司第三冷冻厂”,是大型国企的下属企业。2001年,国有企业改革,当初的舟山远洋渔业集团第三冷冻厂就成了现在的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从总公司借调到第三冷冻厂的章志远,也就没有再回去,一直留在这里担任这家企业的书记。

  章志远,土生土长的舟山人,1977年参加工作,对于水产企业和西码头过去30年的变化,他颇有感触。

  上世纪80年代前,天然冰放在草垛里用来保鲜水产品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谁的家里没有“粮票”“油票”“布票”……“票证经济”曾影响了几代国人的生活,老百姓凭票才能吃粮喝汤。别看在舟山,海岛人也要凭“鱼票”买鱼。“有时候,单位不发工资,每个人发几斤鱼,那时候还叫‘爱国鱼’。”章志远说。

  由于国家对渔获市场完全实行计划调配,当时并没有冷库,保鲜水产品的方法就是冬天时从小池塘里捞出天然冰,放在草垛里,等到需要时再去取冰。

  据章志远回忆,那时的渔业资源还很丰富,渔民只捕捞四大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对一些杂鱼根本看不上眼,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当初的杂鱼才逐渐受到渔民的“青睐”,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各个县区才开始陆续建造冷库。”在章志远的记忆中,那时岱山和普陀各造了一座冷库。

  1982年,鱼票退出历史舞台,冷库开始建造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算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随着改革开放,物资逐渐丰富,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年,由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鱼票,也在1982年退出历史舞台。

  鱼票取消,伴随而来的则是鱼品价格的上涨。“鱼票时代,一斤大黄鱼只需一两毛,而在1982年之后,一斤大黄鱼的价格涨至两三元。”章志远回忆道。

  价格的上涨催生了冷库的建立,在这个背景下,舟山远洋渔业集团公司第三冷冻厂应运而生。

  然而当初建造冷库的直接目的,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痕迹。“一是为解决当时渔农村干部子弟的就业问题,二是和宁波镇海煤气企业进行‘物物交换’。”章志远说,很长一段时间,舟山远洋渔业集团公司第三冷冻厂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国有单位职工的福利问题。

  作为西码头的第一家冷库企业,建造初期只有3000吨的冷藏量,然而这样的冷藏量在当时已经算是不小的数字。据章志远介绍,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舟山第二海洋渔业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建造了一个具有1万吨冷藏量的冷库,这个万吨级的冷库在当时被称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冷库”。“当时对水产品的加工还处于粗加工阶段,捕获上来的水产品,主要经过清洗、分级、装盘、冷冻这4个步骤,30斤的鱼放在一盘子里进行冷冻,这叫‘块冻’,是非常简单粗糙的加工。”章志远说。

  上世纪90年代,小冷库遍地开花

  上世纪80年代末,舟山渔业资源已经有了衰退迹象。之前渔民不屑捕捞的马面鱼竟然开始爬上人们的餐桌。四大经济鱼类中,只有带鱼的捕捞量还在“苟延残喘”,其它三种鱼类已经很少。面对衰退的渔业资源,渔民不再“挑肥拣瘦”,什么鱼都开始捕捞,甚至许多渔民上岸转行做起了冷库行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整个西码头建造了许多冷库,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每家只有几百吨的冷藏量,最多时,西码头竟有大大小小冷库40多座。”章志远说。“这些家庭作坊的冷库只单纯冷藏水产品,在码头收购了水产品之后放到冷库里,待到价格走高再卖掉。”章志远说,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条冻”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

  1994年,渔民大丰收,1吨鱼货的冷藏价格一度达到每月120元,120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简直无法想象。“那一年也奇怪,不管什么鱼,产量都非常高,这些鱼亟需冷库来储藏,所以做冷库的都赚钱了,随后西码头又兴建了许多冷库。”章志远说,但是丰收并不是年年有,冷库的供大于求导致冷藏价格一直狂跌。

  舟山远洋渔业集团公司第三冷冻厂也在上世纪90年代将3000吨的冷库扩建为8000吨。

  此后,1998、1999年,渔业又出现了一次大丰收,又有一批冷库建造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冷藏价格狂跌。

  每一次价格的涨跌都是传统渔业与水产加工业的一次跷跷板,这对互生共赢的一对同胞产业却常常有着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捕捞企业希望冷藏租金越低越好,而水产加工业则希望冷藏租金越高越好。

  1999年,市政府对冷库项目的审批有了更严格的限制,此后小冷库的兴建之风算是被“遏制”了。

  本世纪初水产行业的大事件:“氯霉素”风波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公约规定,一国对海岸线200海里(约370公里)以内的海域拥有经济专属权。“以前渔民都可以去韩国、日本捕捞,但公约后都不可以了。 ”章志远说。

  更小的海域,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这一切都使得靠海吃饭的岛民要想办法增加水产品的附加值。从1995年以后,舟山远洋渔业集团第三冷冻厂进入稍精细的水产加工阶段,并出口到国外。“当时我们加工的鱿鱼出口到日本,加工的虾仁出口到欧盟。”章志远说。

  然而,2001年发生的“氯霉素”事件使得欧盟停止进口舟山虾仁,当年11月,欧盟考察团对我国辽宁大连、江苏南京、山东潍坊、浙江舟山和杭州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舟山,实地考察的惟一一家水产企业就是现在的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我们厂的检验结果涉及到整个中国的虾仁出口,因此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批示了3次,3天后,欧盟考察团离开西峰。”章志远说,此后,欧盟分批解禁对欧出口的水产品。

  重新出口对舟山水产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却导致加工虾仁的水产企业大量增加,虾仁出口价下跌。

  2002年,眼看着虾仁利润空间被压缩,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调整产品结构。“从此,我们只做鱿鱼,逐渐在欧美也有了稳定的市场。仅2002年,我们就出口了2万吨的鱿鱼系列冻品。”章志远说。

  2003年后冷库储藏量大幅增加

  “2003年后,三四家大型水产企业被引进西码头,其中有大洋水产、白云水产和京洲水产等,这些都是万吨级的冷库。”章志远说,万吨级的冷库在当时的西码头还是少数。

  “近期,我们公司将实现整体搬迁,新的冷库设计存储量为1.5万吨。”章志远说。 2011年,市政府开始规划在西码头成立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如今,舟山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基地(冷库)正在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旁边如火如荼地建设,投产后,这个冷库的冷藏量达6万吨。

  记者从舟山远洋水产品产业园区管理处了解到,如今的西码头共有41家水产企业(包括加工和冷藏),共有45座冷库,总的冷藏量可达12万吨。

  30年,作为第一个在西码头建造冷库的舟山市西峰水产有限公司的冷藏量从3000吨变成1.5万吨;整个西码头的冷库冷藏量也从3000吨变成12万吨。据悉,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中。

  30年,水产加工企业早已不是简单的分级、块冻,进入了更精细化的加工阶段。作者:逯平平